痹证

因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外邪侵袭人体,闭阻经络痹证   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。主要表现为肌肉、筋骨、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、重着、屈伸不利,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。   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。痹证的发生,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、生活环境有关。痹证初起,不难获愈,晚期病程缠绵,预后多不良。痹证基本知识是否属于医保:非医保疾病发病部位:肌肉 骨传染性:无传染性多发人群:所有人群相关症状:关节肿大 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 高热不... 查看更多>>

  • 肌肉  骨 
  • 所有人群
  • 无传染性
  • 关节肿大  关节疼痛  关节肿胀 
  • 药 药物治疗 
  • 周期性麻痹  颅咽管瘤  发作性睡病 
治疗

痹证中医治疗痹证-治疗方法风寒湿痹型肌肉关节疼痛酸麻,或有肿胀,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,得热痛减,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。舌质淡苔白腻,脉弦紧。【治法】祛风散寒除湿,通络。【方药】1.主方蠲痹汤(程钟龄《医学心悟》)处方:羌活、独活、秦艽各12克,海风藤30克,桂枝、当归各10克,川芎6克,威灵仙、白芍各15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若风胜者,加防风,白芷各10克。湿胜者,加防己12克,薏苡仁20克,萆薢1...查看更多>>

相关检查
症状

痹证症状诊断风痹风痹初起,邪气较浅,尚未入脏腑,多发于膝、腕等关节。证见肢体关节酸痛,游走不定,关节屈伸不利,或见恶风发热,苔薄白,脉浮。治宜祛风通络、散寒除湿,方用防风汤加减。若见关节肿大,苔薄黄,宜寒热并用,方用桂枝芍药汤加减。寒痹寒气偏盛,入于筋骨,肢体关节为主要疼痛部位。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,痛有定处,得热痛减,遇寒痛增,关节不可屈伸,局部皮肤不红,触之不热,苔薄白,脉弦紧。治宜温经散寒、...查看更多>>

关节肿大关节疼痛关节肿胀
饮食

饮食原则痹证饮食保健食疗方1、组成:丁香、肉桂各等份(研未),汉防己米、生姜汁、米醋、白酒、面粉各适量。用法:将上药制成药饼(宜随用随做),敷于患处。腰腿痛患者加敷肾俞、腰阳关,关节炎患者须在药饼上拔火罐10~15分钟。隔日1次,在伏天连作4次。2、组成:地黄、白酒各适量。用法:捣烂浸入酒内,7天即得。每次饮30毫升,1日2次。3、组成:生姜汁、葱汁各45克,米醋15克、牛皮胶90克、陈皮24克。...查看更多>>

预防

痹证预防预防:注意防寒、防潮,避免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。汗出勿当风,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等。患者应加强个体调摄,如房事有节、饮食有常、劳逸结合、起居作息规律化等。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,以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。患者对寒凉之品不宜多食,如雪条、竹笋、通菜等。查看更多>>

并发症
周期性麻痹颅咽管瘤发作性睡病
mansion88 app 视频解读